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0篇
化学   394篇
晶体学   4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19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研究三种二茂铁衍生物[Fc(COOH)2(λmax=286 nm), Fc(OBt)2(λmax=305 nm), Fc(Cys)(λmax=289 nm)]与血红素(heme, λmax=386 nm)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固定heme浓度时,heme的吸光度随着Fc(COOH)2和Fc(Cys)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heme的吸光度随着Fc(OBt)2的浓度的增加几乎没有增大;当分别固定Fc(COOH)2, Fc(Cys)和Fc(OBt)2的浓度时,Fc(COOH)2和Fc(Cys)的吸光度随着heme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Fc(OBt)2的吸光度随着heme浓度的增加没有变化,说明Fc(COOH)2和Fc(Cys)与heme存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由于Fc(COOH)2和 Fc(Cys)与heme能形成氢键,分子链增长,吸收的能量增加,导致吸光度增大;而Fc(OBt)2与heme没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由于Fc(OBt)2没有自由的氢,不能与heme形成分子间的氢键。同时考察了三种二茂铁衍生物与heme 的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Fc(COOH)2和 Fc(Cys)与heme的吸光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而Fc(OBt)2与heme的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几乎没有变化。Fc(COOH)2与Fc(Cys)和heme的反应时间为0.5,18和48 h,当固定Fc(COOH)2浓度时,在λmax=384 nm处的吸光度由2.64分别变为2.53和2.51;当固定heme的浓度时,在λmax=384 nm处的吸光度由1.76分别变为1.72和1.68;当固定Fc(Cys)浓度时,在λmax=397 nm处的吸光度由2.74分别变为2.63和2.55;当固定heme的浓度时,在λmax=397 nm处的吸光度由1.82分别变为1.58和1.49。  相似文献   
82.
研究采用乙酸酐为溶剂,NS-乙酸酐法制备N-叔丁基-双(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TBSI),通过FTIR,XRD,UV-Vis和TG-DTA对其进行检测和表征,揭示出TBSI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FTIR揭示了TBSI分子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化学键键型。XRD从晶胞参数、晶面指数等晶体学数据,变换出TBSI晶体微观结构,完成TBSI物相组成和结构的定性鉴定。UV-Vis检测出了TBSI在228.3,281.3和298.3 nm有三个吸收峰,分别为TBSI分子中的n→σ*,π→π*,n→π*的电子跃迁产生的,为企业TBSI产品质量检测,提供了基础数据。TG-DTA检测出TBSI的质量变化与热效应两种信息,DSC曲线在46.5,188.9和368.5 ℃分别出现了吸收峰,46.5 ℃吸收峰是样品残留少许溶剂的挥发产生的,188.9和368.5 ℃分别为相变峰和分解峰,TBSI分解温度偏高,为采用硫化仪研究TBSI的橡胶硫化性能提供参考。研究为企业选定工作标准品,对TBSI工业化生产进行跟踪检测,评判TBSI的产品性能指标,填报立项TBSI化工行业标准的申报,撰写标准草案提供基础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3.
主要基于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光谱首次对比研究了经过热处理、有机或无机染料改色或钴-60产生的γ射线辐照三种不同处理工艺对同为珍珠质的淡水与海水珍珠及贝壳珍珠层的漫反射光谱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在不同颜色、淡海水属性的珍珠与贝壳珍珠层的UV-Vis反射光谱的紫外区皆存在约280 nm 处的吸收峰,上述吸收峰位归属于珍珠层中自身存在的有机质所致,而非珍珠的致色色素。(2)以上三种不同的处理工艺对上述280 nm处的吸收峰位存在一致的影响行为,即随着不同的处理工艺强度的增大,处理样品对应的反射谱图中约280 nm处吸收峰的强度逐渐降低直至消失。与此同时,珍珠的反射谱图中紫外区的反射主波长的反射强度也随之减弱,且反射主波长的峰位向可见光区发生显著红移。研究工作可为珍珠及珍珠的优化处理的鉴定筛选及其珍珠颜色的形成属性判定提供检测依据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4.
脱辅基神经红蛋白热稳定性的光谱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丙酮法制备了脱辅基神经红蛋白(apo-Ngb)。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圆二色光谱(CD)对apo-Ngb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下apo-Ngb发生了变性,其二级结构遭到破坏,α-螺旋的含量减少。计算得到了apo-Ngb热变性的中点温度(61.8℃)和热力学参数(ΔH=93.1 kJ·mol-1,ΔS=277.8J·mol-1·K-1)。与Ngb相比,由于血红素辅基的去除,apo-Ngb蛋白肽链结构变得疏松无序,从而使apo-Ngb的热稳定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5.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DFT/B3LYP),在6-31+G水平上分别优化茜素以及AcO-阴离子复合物的几何构型.从几何结构参数、电荷布居和前线轨道能量等方面探讨了复合物形成过程中主体分子的构象变化,以及主客体间的超分子作用.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TD-B3LYP/6-31+G)分别计算了主体分子以及与阴离子形成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根据所得复合物的特征吸收峰波长红移情况,从理论上较好地解释了主体分子通过氢键与AcO-形成稳定阴离子复合物的实验事实.结果表明,乙腈溶剂中茜素对AcO-具有较强的超分子作用和选择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近几年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在仪器部件、多组分体系的测定,新技术应用进展以及与其他技术联用等方面的情况(引用文献33篇)。  相似文献   
87.
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了吡喃并[3,2-c]吡啶-5-酮衍生物-2-氨基-7-甲基-3-氰基-4-(4-甲苯)-吡喃并[3,2-c]吡啶-5-酮(AM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探讨了AMP对BSA的荧光猝灭过程的猝灭机理。不同温度下的Stern-Volmer曲线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该衍生物主要以静态猝灭的方式使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热力学参数表明两者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主要为疏水作用力。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这一衍生物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分子对接表明,该衍生物可能位于白蛋白的疏水腔IIA处。  相似文献   
88.
对中国山东昌乐Be扩散处理、热处理和未处理双色蓝宝石(黄色和蓝色)进行了宝石学常规测试、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测试,以获得它们的谱学特征,提出其鉴别方法。研究发现Be扩散处理双色蓝宝石仅出现Fe3+—Fe3+形成的紫外可见吸收峰,而且377nm吸收峰的强度异常高。红外光谱中,热处理和未处理的双色蓝宝石存在明显的3 310cm-1羟基吸收峰,而该吸收峰在Be扩散处理双色蓝宝石中消失。因此,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可用于鉴别Be扩散处理、热处理和未处理双色蓝宝石。另外,二碘甲烷浸油实验也可识别Be扩散处理双色蓝宝石。  相似文献   
89.
在0.5 mol·L-1H2SO4水溶液中,以ITO导电玻璃为工作电极,用原位紫外-可见光谱进行跟踪恒电位电聚合间甲基苯胺和邻甲基苯胺.结果表明邻甲基苯胺的电化学聚合要比间甲基苯胺快.在0.9 V(vs.饱和Ag/AgCl)恒电位电解时的电流-时间响应曲线表明聚间甲基苯胺和聚邻甲基苯胺在导电玻璃上的沉积方式是不同的,在电解初期两者均可能以时间累积成核方式沉积,但随着电解的进行,邻甲基苯胺电化学聚合发生支链化,而间甲基苯胺的电化学聚合反应却变慢.扫描电镜图表明聚邻甲基苯胺具有多孔颗粒状的表面形貌,而聚间甲基苯胺却具有致密的表面形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6-31**/B3LYP)表明,半氧化态的间甲基苯胺四聚体发生了明显的卷曲而与此对应的邻甲基苯胺四聚体却没有明显的卷曲;这说明尽管聚邻甲基苯胺和聚间甲基苯胺在化学结构上是类似的,但它们的空间结构可能存在明显的不同,导致其聚合和在电极沉积的方式可能产生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90.
J.G. Ma?ecki 《Polyhedron》2012,31(1):159-166
[RuCl2(HBO)(PPh3)2] and [RuCl(CO)(HBO)(PPh3)2] complexes with the 2-(2-hydroxyphenyl)benzoxazole (C13H9NO2) ligand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nfra red, proton and phosphoru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 electronic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spectroscopies and X-ray crystallography.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were completed by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The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donor properties of the carbonyl group predominates the π-acceptor ability in the ruthenium(II) complex. The small transfer of electron density to the acceptor π carbonyl orbitals is compensated by the presence of the chloride acceptor ligand.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lexes, presented in particular by density of states diagrams, have been correlated with their ability to fluorescence and have been used to analyze the UV-Vis spect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